市場情報

從防曬到美白霜,打造夏日「層層堆疊」的亮白儀式感

品牌如何精準設計有感的亮白系列?
OEM觀點看夏季美白商品結構

在紫外線最強的季節,美白,不該只是一瓶主打的精華液。當代消費者的亮白哲學講究的是一整套「日夜連貫、層層堆疊」的保養節奏——從潔顏、化妝水、安瓶,到日用乳液與夜間修護,甚至貼敷式面膜都不可或缺,每一道步驟都是通往光感透白的關鍵節點。

作為保養品OEM代工的專業團隊,我們深知,品牌若想在競爭激烈的夏季市場脫穎而出,不只是開出亮白訴求,更要設計一整套「有感」邏輯,從配方、質地到訴求精準對位。

這不僅是產品的堆疊,更是品牌態度的體現。以下,我們將從代工廠角度切入,帶您完整拆解品牌如何從防曬到美白霜,打造一套夏日專屬的透白計畫。

Step 1:重新定義夏日亮白系列的「六大核心品項」

傳統印象中,夏季保養重防曬、冬季才談亮白。但根據我們觀察,現代消費者早已習慣**「即時亮白+日常防護」雙軌進行**,因此產品線設計必須更為全面、細緻。

我們建議品牌主以以下六大亮白核心品項作為產品系列骨架:

1.亮白潔顏

添加傳明酸、維他命C衍生物、果酸或植萃酵素,兼具清潔與溫和代謝作用,讓肌膚從第一步就開始提亮。

2.煥白化妝水/前導精華

使用水溶性亮白成分如AA2G、傳明酸、熊果素,打造吸收通道,也奠定「白淨感」的保養基礎。

3.日用亮白乳液/防曬隔離霜

兼顧潤色、防禦、亮白與抗氧,加入植物萃取如綠茶、葡萄籽、積雪草,保濕之餘強化光感防護,真正做到「白得漂亮,也守得住」。

4.密集亮白安瓶/淡斑精華

結合傳明酸、3-O乙基維他命C、鞣花酸等複合亮白機制,鎖定局部暗沉、膚色不均問題,強化夜間修護亮白效果。

5.貼敷式亮白面膜

每週2次搭配使用,以高濃度精華液與高服貼材質設計(如生物纖維、冰羽靈、天絲布),迅速提升亮白感與補水效果,為消費者創造「用完立即有感」的瞬效體驗。

6.夜用亮白晚霜/睡眠面膜

夜間為肌膚自我修護的黃金時段,可搭配傳明酸、神經醯胺、南極醣蛋白等成分,提升保濕與光澤感,幫助肌膚於深夜進行「透白重啟」。

 

Step 2:打造成分邏輯,讓每一層都「白得有根據」

台灣衛福部目前公告了13種可合法標示「美白」功效的成分,包括傳明酸、熊果素、鞣花酸、維他命C及其衍生物、洋甘菊萃取、甲氧基水楊酸鉀、傳明酸十六烷基酯等。這些成分機制各異,從抑黑、防禦、抗氧到修護,各有其發光的角色。

但OEM實務告訴我們:亮白效果不是靠單一成分,而是靠機制互補、角色明確的搭配設計。

品牌在規劃系列商品時,不應只是「全線加傳明酸」,而應根據不同品項屬性、質地與使用時機進行策略性分配:

.前導水/化妝水類產品:搭配維他命C及其衍生物+洋甘菊精華,溫和打底並兼顧舒緩,適合敏感肌日常使用。

.日用乳液/防曬隔離霜:可使用傳明酸+維他命C及其衍生物+鞣花酸,強化抗氧化與防護機能,避免日間暗沉與氧化壓力。

.夜用精華/晚霜類產品:組合維他命C及其衍生物+熊果素+傳明酸,以黃金三重亮白方案深入肌底,並搭配玻尿酸提升舒適度。

.貼敷式面膜/密集型面膜:可使用傳明酸+水楊酸等成分,加強滲透力與即時膚感提亮。

.淡斑安瓶/局部精華:適合結合傳明酸(高濃度5%以上)+維他命C及其衍生物+抗氧植萃,強化局部修正與肌膚均勻度。

這樣的配方堆疊與角色分工設計,不僅讓OEM研發更具精準性,也讓品牌在產品溝通上有更多「說得出口的科學邏輯」與「感受得到的體驗路徑」。

 

Step 3:品牌如何問對問題,讓OEM開發更到位?

開發一套成功的亮白系列,不是從選品開始,而是從品牌核心策略提問開始。以下是我們建議品牌主在開案時,應該先釐清的幾個問題:

您希望消費者用這套保養品感受到什麼?是即時亮白、潤透白,還是長效透亮?

產品之間是否要設計堆疊效果(如前導+精華+霜),還是獨立功能訴求?

是否希望打造日夜分時使用的概念?還是以貼片與安瓶形成爆品組合?

目標族群為何?是否需調整成分配比、香氣、膚觸甚至視覺風格?

是否需要設計便攜型(如旅行組)、限量包裝或通路專屬系列?

品牌若能在這些面向中明確設定方向,我們作為OEM代工夥伴就能以更貼近市場、預算與品牌定位的方式進行研發與打樣。

20250603_1

結語:亮白的關鍵不只成分,而是層次與節奏

在這個強調感受與儀式的保養時代,亮白不是單一成分堆疊的結果,而是由「產品機能」與「保養節奏」組合而成的體驗設計。品牌若能善用13項合法亮白成分之間的互補邏輯,打造一整套由潔顏到晚霜、由防護到密集的產品節奏,就能真正創造一種從成分走進膚感、從使用走進生活的亮白哲學

OEM不是單純製造,而是保養邏輯的實踐者——當你想得夠清楚,我們就能幫你做得更精準。